都说人生贵在坚持,要把一件事情坚持二十五个年头,不仅需要偌大的毅力还需要对事物持久的热情。在西昌生活了三十余年的异乡人刘真,就是这样一位始终如一,坚持热爱并收藏民俗文物的收藏者。今天,跟着记者的镜头一起了解刘真与民俗老物件以及民俗文物的故事。
“我叫刘真,我从不到19岁就从内江进凉山到西昌,我夫人是凉山德昌县的,我的两个孩子也是在西昌出生,到今天为止,我到西昌已有三十二年有余,很多时候我把自己也当成了西昌人,当成了凉山人,之所以不走,是因为这里人杰地灵,是一个好地方。在这么多年凉山生活的日程中,我也爱上了收藏,主要是收集凉山的各种民俗老物件……”因为生活,初来凉山,擦过皮鞋、蹬过三轮、电脑公司打过工的凉山女婿刘真,说起往事今时,纯情而淡然。
刘真说,自己从小就对历史文化和民俗老物件感兴趣,来西昌后忙碌之余,也爱到西昌上西街工艺品小摊和民俗老物件摊点逛逛,发现凉山有很多丰富的革命文化遗留和门类比较齐全的民俗老物件,接触越多兴趣也就愈发浓厚,就有了收藏的想法,并在26岁那年真正开启了收藏之路。
从此,西昌的大街小巷、凉山的村村寨寨,都有了刘真为收藏物件奔波留下的足迹,耗时耗力25年,也收藏了十万件的民俗老物件和民俗文物:凉山的第一台国产钢琴、西昌已知的第一台国产电视机、本土唐宋时期的绿陶等等……这些刘真心爱和宝贵的收藏,也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可和喜爱,更有人愿出高价购买,但都被他坚定的拒绝了。在刘真眼里,收藏的每一件老物件等都是前人的智慧和历史的见证。
“我现在光是花的库存费都达到了几十百把万,还不用买的东西了,但这都是我愿意的,我觉得每一个好的事情,不管是在哪个岗位上,我们都要有一批人去做这些事情。”刘真说道。
记者了解到,在做民俗老物件收藏之外,2019年底,刘真开设了一家以展示民俗老物件为主题的餐饮店—新泉小院,以展示农耕文化、工匠精神、音乐藏品等为主。在做好餐饮店的厨师和老板之余,刘真还会“化身”讲解员,向光临的每一个人讲解老物件的由来,故事以及历史等。
今年,刘真获得了全州文化工作表现突出个人表彰,这份荣誉和肯定,不仅激励了刘真,也给他带来了在这条路上坚定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。刘真说,他希望能在有关部门以及自己的努力下,能够开设一座西昌记忆.凉山民俗博物馆,能将自己收藏的各种民俗老物件一一免费展出,让大家在这里找到共鸣的同时,感受岁月和历史。
记者:杨扬 陈锐 实习:曲木尔喜 陈艺 徐茜